主演:李保田 陈瑾 刘家良 毛林林 罗晋 吕中 江珊 吕晓禾 雷恪生 许还山 侯岩松 张绍荣 赵小锐
导演:郭宝昌 俞岛
类型:历史,古装,国产
地区:大陆
年份:2012
简介:案情简介 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 清同治十二年(公元1873年)十月,浙江省余杭县所在地余杭镇发生一起命案,豆腐店伙计葛品连暴病身亡。知县刘(liú )锡彤怀疑本县举人杨乃武诱奸葛品连之妻毕秀姑,毒毙葛品连,对杨乃武与毕秀姑重刑逼供,断结为(wéi )“谋夫夺妇”罪,上报杭州府衙和浙江省署。杭州府与浙江省也照原(yuán )拟断(duàn )结,上报(bào )刑部。后经杨乃武之姐杨(yáng )淑英二次京控,惊动朝廷中一批主持正义的官员,联名上(shàng )诉。朝廷下旨,由刑部开棺验尸,才真(zhēn )相大白,冤(yuān )案昭雪。 冤案背景 杨乃武,余(yú )杭人氏,居住余杭镇县前街澄清巷口。清同治十二年八月中了举人,时年33岁。他为人耿直,好管不(bú )平(píng )之事出有因,与余杭知县刘锡彤积怨颇深。 当时,镇上有一漂亮姑娘名叫毕秀姑,因常穿绿衣白裙,街坊唤她外号“小白菜”。她18岁那年与葛品连成亲,租住杨乃武家的后屋一间,两家相(xiàng )处和谐,毕秀姑常到杨家聊天吃饭,杨乃武教毕秀姑识字经。街坊中好事之(zhī )徒便传言“羊(杨)吃小白菜”。葛品连心中怀疑,遂搬出杨家,移住太平弄口。 冤案开始 十月初七日,葛品连身发寒热,膝上红肿,毕秀姑劝他在家休息,葛品连不听,又去豆腐店帮工。初九日早晨回家时,畏寒发抖,喉中痰(tán )响,口吐白沫,至晚身死。至初十日夜间,尸身发变,口鼻有淡血水流出。其义母冯许氏怀疑他中毒。其母葛喻氏遂以其子(zǐ )死因不明,告之(zhī )县衙,恳求相验。 知县(xiàn )刘锡彤素与杨乃武有隙,闻告后,怀疑杨乃武与毕秀姑(gū )谋毒,亲率衙役,仵作前往验尸。时正午刻,死者皮色淡青,肚腹有浮皮(pí )疹疱。仵作沈祥见(jiàn )口鼻内存血(xuè )水流入(rù )眼耳,认作“七窍流血”,用银针探入咽喉有青黑物,认为服毒致死。刘锡彤将毕秀姑带回县署审问,供不知情。次(cì )日动刑逼供,一连三拶(zā )(挟手指的刑具),毕秀姑受刑不过,诬(wū )称与杨乃武私通,初五日授与砒毒,谋杀亲夫(fū )。 刘锡彤即传杨乃武对质。杨乃武(wǔ )不认,怒斥知县诬陷。因杨乃武(wǔ )是新科举人,不便动刑。刘锡彤遂申请上司请其举人斥革,然后对杨乃(nǎi )武动刑,杨被迫诬服。刘锡彤认为(wéi )案情已明,就将验尸结(jié )果和审讯情况详报杭州府。 胡乱断案 杭州知府陈鲁听信知县之言,对杨乃武滥施酷(kù )刑。杨被迫混供。说是初三日以毒鼠为名,在仓前钱宝生药铺买红砒四十文,交葛毕氏。为补齐钱宝生卖砒的旁证材料,刘锡(xī )彤回余杭传讯钱宝生核(hé )查,钱宝生供称自己名唤钱坦,没有用过钱宝生的名字,爱仁堂是小药铺,没有卖过砒霜。县衙师爷陈湖(hú )对钱宝生威(wēi )胁利诱,又请(qǐng )任县衙训导的仓前人章浚致(zhì )函钱宝生,嘱其大胆承认,决不拖累,如不承认,有杨乃武供词为凭,要加(jiā )重治罪。钱宝生才作了伪证,出具卖砒文书。 杭州知府陈鲁见三证已齐,上报浙江(jiāng )巡抚杨昌睿。杨昌睿(ruì )认为案情确实,依原拟“谋夫夺妇”罪断结,上报刑部批复执行。 北上京控 杨乃武在狱中写下诉状,由胞姐杨淑英带出(chū ),会同其其妻詹彩凤,上京向都察院控告,结果被都察院押送回浙。第一次京控失败,杨淑(shū )英去找杨乃武在杭州的同学吴以同。当时吴以同在胡雪岩家任西(xī )席,正巧兵部右侍郎夏同善丁忧期满回京,途经杭州,胡雪岩为他饯行。席间,吴以同说及杨乃武之冤案,夏同善答应回京相机(jī )进言。 二上北京 九月,杨淑(shū )英与詹彩凤二上北京,夏同善介(jiè )绍他们遍叩浙籍在京官员30余(yú )人,并向刑部投递冤状。夏同(tóng )善(shàn )又(yòu )联络军机大臣翁同龢,把本案内情面陈两太(tài )后。清廷下谕,派礼部侍郎(láng )胡瑞澜(时兼任浙江学政)为钦差(chà ),在杭州复审。浙江巡抚扬昌睿调宁波知(zhī )府边葆(bǎo )诚、嘉兴知县罗(luó )子森、候补知县顾德恒、龚心潼随同审理。审讯时,杨乃武与毕秀姑翻供,即用大刑,把杨(yáng )乃武两腿夹折、毕秀姑十指拶脱。杨、毕两人在重刑之下,再度(dù )诬服(fú )。 重新审理 十月十(shí )八日,胡瑞澜将案情报刑部,刑部详细研究,发现情节多存不合,奏请朝廷。又令胡瑞澜重审,谕明(míng )不得用刑。杨乃武拼死翻供。证人钱(qián )宝生已病故,无法定(dìng )之(zhī )谳。 十二月,浙江士绅吴以同、汪树屏等三十余人联合上告,请求将人犯解京审讯,以释群疑。夏同善等京官多次在慈禧太后前为此案说话。朝廷下旨,责令杨昌睿将此案所有卷宗、人犯、证人、连同葛(gě )品连尸棺押运到京。刘锡彤也解任同行。 真相大白 光绪二年十二月,刑部大审,都(dōu )察院、大理寺会审,杨乃武剖辩案发经过,否认(rèn )通奸谋毒之(zhī )事,毕秀姑口呼冤(yuān )枉,照(zhào )实直说。又审问尸亲(qīn )及证人,提(tí )审(shěn )门丁沈彩泉、仵作沈祥、爱仁堂药铺伙计等人,都供出真情。接着,开棺验尸,确属病死,并非中(zhōng )毒。蒙冤三年多的案件终于真相大白。 轰动结案 二月十六日,清廷下谕,革去刘锡彤余杭县知县职务,从重发往黑龙江赎(shú )罪。杭州知府陈(chén )鲁、宁波(bō )知府边葆诚、嘉(jiā )兴(xìng )知县罗子(zǐ )森、候补知县顾德恒、龚心潼、锡(xī )光草(cǎo )率定案,予以革职。侍郎胡瑞澜、巡抚杨昌睿玩忽人命,也予以革职(zhí ).其他人员也以拟罪,仵(wǔ )作沈祥杖八十,徒二年.门丁沈彩泉杖一百,流放三千里.章浚革去训导之职.葛品连(lián )之母沈喻氏杖(zhàng )一百,徒四年.毕秀姑不避(bì )嫌疑,致招物议,杖八十.杨乃武不遵礼教,革去举人.陈湖因监毙、钱宝生病故,免去刑罚。 杨毕冤案历经三年又四个月,案情曲折,轰动朝野。杨乃武出狱后,以养(yǎng )蚕种桑为生,民国3年(1914)患疮疽不治而死,年74岁,墓在余杭镇西门外安山村。毕秀姑出狱(yù )后,在南门外石门塘准提庵为尼,法名慧定。民国10年(1920)圆寂,年76岁。